100%

【台灣文獻叢刊·第299種】清代琉球纪录续辑(琉球事略、琉球入学见闻录、琉球小志并补遗(译述))

台灣文獻叢刊

  【第 299 種】

 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

  .作者:姚文棟

  .原書頁數: 0220 頁

  ●書籍簡介

  第二九九種「清代琉球紀錄續輯」

  本書(一冊二二○面一三二、○○○字)係繼第二九二種「清代琉球紀錄集輯」後之一集刊,共收有關琉球文獻三種。一為日人桂山義樹(君華)輯「琉球事略」一卷,取自徐葆光「中山傳信錄」。前有敘言,作為乾隆七年(日本寬保二年);末附「書後」,略記日人所見。二為潘相撰「琉球入學見聞錄」四卷,今略其卷次而改編。潘相,湖南安鄉人。乾隆拔貢,歷充武英殿校書。二十五年,琉球官生鄭孝德等入學,調為教習;二十九年教習事竣,選授山東福山知縣。此錄不但詳具琉球入學本末,且參考中琉載籍、覈問入學陪臣,廣及琉球歷史、地理、制度、風土、文教,實為「地志」之一種。卷首有序、有例,正文依次為封爵、錫賚(土貢附)、星土、星槎(島蹟附)、謹度、爵祿、田賦(食貨附)、制度、祀法、兵刑、風俗、土音、字母、書籍、誦聲(教條附)、賢王(良吏民附)、奏疏、廩給、師生、官生、教規、答問、藝文,凡二十三目。三為姚文棟譯「琉球小志並補遺」一種,為光緒八年姚氏隨使日本時所譯。是編原附有「琉球說略」一文,因已見前編「集輯」所收,故略。據「說略」敘言(前收「說略」未載)云:『予東來後,就修史館新纂地書中摘譯琉球一門,參以海軍省實測圓說,為「琉球小志」兩卷。今見學校中幼童肄業之本,其說琉球地勢,亦為簡明。因復譯之,名曰「琉球說略」,以附「小志」之後』。「小志」分疆城、度數、形勢、沿革、間切、山嶽、河渠、港灣、岬角、海峽、島嶼、暗礁諸目,「補遺」亦略如之;所志島嶼,堪與徐撰「中山傳信錄」三十六島記載互為尋繹,試為有用。此外,尚譯有日人所作數文,姚氏附跋闢之。

  ●序號   篇名

  1  弁言

  2 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目錄

  3  琉球事略

  4  琉球入學見聞錄

  5  琉球小志並補遺(譯述)

  ●弁言

  這本「清代琉球紀錄續輯」,共收有關琉球文獻三種。

  (一)桂山義樹輯「琉球事略」。桂山(字君華)為日人,「事略」輯自徐葆光「中山傳信錄」。前有敘言,作於乾隆七年(日本寬保二年);末附「書後」,略記日人所見。本書所收另一種文獻姚文棟譯「琉球小志」(詳後)有跋,跋中所言與此「書後」恰恰針鋒相對。今據「甘雨亭叢書」錄出,尾註「安永丙申二月七日傳寫清風館,中山彝士訓藏」十九字,當由傳抄本轉刊。按安永丙申,合乾隆四十一年。

  (二)潘相撰「琉球入學見聞錄」。前編「文叢」第二九二種「清代琉球紀錄集輯」所收黃景福撰「中山見聞辨異」,嘗引有『前教習潘相「見聞錄」』語;但『未悉潘氏究為何許人?亦不知何時所作』(見同書「弁言」)。今得潘氏原作,全稱為「琉球入學見聞錄」,四卷,乾隆二十九年刊本。其卷三「師生」節「教習」目下云:「潘相,湖南安鄉縣人;乾隆六年拔貢生。二十二年,考充武英殿校書。二十五年,琉球官生鄭孝德等入學,經國子監奏充教習。………二十九年,鄭孝德等還國,教習事竣;………四月,選授山東登州府福山縣知縣』。「見聞錄」殺青,當在教習事竣之年。按前編「集輯」已刊有王士禎撰「琉球入太學始末」,極為簡略;此錄不但詳具琉球入學本末,且參考中琉載籍、「覈問」入學陪臣,廣及琉球歷史、地理、制度、風土、文教,實為「地志」之一種。今已略其卷次,並刪去所有圖繪(計有「琉球星野圖」、「琉球國全圖」、「琉球國都圖」、「封舟圖」、「玻璃漏圖」、「羅星圖」、「針路圖」等七幅,請參閱「文叢」第二九三種「琉球國志略」所見)。

  (三)姚文棟譯「琉球小志並補遺」。按姚氏所譯「琉球說略」,已見前編「集輯」所收;當時以『出處未明』,『察其撰作時間,約在同治年間』(見同書「弁言」)。今得「琉球小志並補遺(附說略)」全譯本,知「琉球說略」乃為其附文。「小志」跋尾,署曰「光緒壬午夏四月,出使日本隨員上海姚文棟謹識」。所附「說略」,前並綴有敘言云:『近時日本文士紀載琉球事實者甚多,然秘不示外,故不得見也。予東來後,就修史館新纂地書中摘譯琉球一門,參以海軍省實測圖說,為「琉球小志」兩卷。今見學校中幼童肄業之本,其說琉球地勢,亦為簡明。因復譯之,名曰「琉球說略」,以附於「小志」之後。其原書為文部省刊行本,亦日本官書也。壬午冬十一月,文棟又識』(此一「敘言」,前收「說略」未載)。壬午為光緒八年,前察其撰作時間約在同治年間,應予修正。「小志」內容包括有「流球地理小志」(照日本明治八年官撰地書譯出)、「琉球立國始末」、「琉球形勢大略」、「沖繩島總論」(以上三文均註「譯日本人中根淑稿」)、「琉球新誌自序」(錄日本人大規文彥稿)、「沖繩志後序」(錄日本人重野安繹稿)等六篇,外加「琉球小志補遺」。前編「集輯」所收「琉球形勢略」一文,即上述「琉球形勢大略」篇,同為姚氏譯文,非中根原稿也;今將「琉球形勢大略」連同「琉球說略」一併省略(存其篇目,註明已見前編「集輯」頁次),以避重複。至「小志」卷首並有「琉球說略序」,蓋前所未見,因存之。譯錄各篇,頂端間有姚氏按語,現均移置文內,以括弧表示。

  此外,另有趙新撰「續琉球志略」一種,已移刊前編「琉球國志略」作為「附錄」,詳見前書「弁言」,不再贅。(吳幅員)

  前編「文叢」第二九二種「清代琉球紀錄集輯」「弁言」有誤,附此更正:清代冊封琉球八使中,汪、林係康熙二十一年遣(誤二十二年),海、徐係康熙五十七年遣(誤五十八年),全、周係乾隆二十年遣(誤二十二年),林、高係道光十七年遣(誤十九年),趙、于係同治四年遣(誤五年),諸使(包括張、王、趙、李、齊、費三使)均於奉使之次年往封。又,嘉慶十二年所遣副使費錫章之「錫」誤「賜」。(幅員附誌)

  ●清代琉球紀錄續輯目錄

  琉球事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桂山義樹(一)

  琉球入學見聞錄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潘相(一七)

  琉球小志並補遺(譯述)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姚文棟(一八九)

  ●琉球事略桂山義樹

  大清聖祖仁皇帝康熙五十八年己亥(我國享保四年也。距寬保二年僅二十四年),以正使海寶、副使徐葆光冊封琉球國王尚敬。葆光竟使之日,著「中山傳信錄」六卷,以盡琉球之事。先此,明世冊封使者皆有成書,而疏謬甚多;葆光逗彼國半年餘(六月開帆於閩海,九日至彼國;十一月開帆於琉球,十三日至閩。夏往冬歸者,風放也),故其書最詳而盡矣。元文中,我國傳此書。余在官暇,閱覽數日,百錄一、二、以備遺忘云。寬保二年壬戌五月,桂義樹識。

  中山世系(圖表,故省略,詳細內容請參見版面文件)

  「中山世鑑」云:始祖為天孫氏,一男一女(生於大荒,相為夫婦)。天孫氏二十五代--起乙丑、終丙午,凡一萬七千八百二年。今斷自舜天始。

  舜天:日本人皇後裔,大里按司朝公子也。宋淳熙七年(庚子),年十五,屢有奇徵。長為浦添按司,又奉政斷獄不違。天孫二十五世政衰,逆臣利勇恃寵執權,鴆其君而自立;舜天討之,利勇死,諸按司推奉即位--淳熙十四年丁未也。賞功罰罪,民安國豐。在位五十一年,壽七十二。嘉熙元年(丁酉),薨。

  舜馬順熙:舜天子。在位十一年,壽六十四。

  義本:舜馬順熙第一子。在位十一年,壽五十四。

  --三傳,凡七十三年。

  英祖:天孫氏後裔。寶祐元年,攝政,即位。在位四十年,壽七十一。大德三年,薨。

  大成:英祖世子。在位九年,壽六十二。至大元年,薨。

  英慈:大成第二子。在位五年,壽四十六。皇慶二年,薨。

  玉城:英慈第四子。在位二十三年,壽四十一。玉城世衰政廢,諸按司不朝。延祐中,國分為三:中山王、山南王、山北王。山南王,大里按司也;佐敷、知念、玉城、具志頭、東風平、嵨尻、喜屋武、摩文仁、真壁、兼城、豐見城--以上十一國從山南王。〔山北王〕,今歸仁按司也;羽地、名護、國頭、金武、伊江、大宜味、今歸仁、恩納數國,從山北王。中山,唯有首里、王城、那霸、泊、浦添、北溪、中城、越來、讀谷山、具志川、勝連、首里、三平等數國。三國時時出兵用戰,歷百餘年。

  西威:玉城第一子。在位十四年,壽二十三。

  --五傳,共九十五年。

  察度:奧門大親之子。西威薨,世子五歲,母后亂政;國人廢世子,立察度。在位四十六年。察度時,洪武五年;明使至,於是奉表貢方物,是為琉球通中國之始。明祖賜善操船者三十六姓,以便往來;今存者僅五姓;蔡、鄭、林、梁、金。武寧:察度世子。在位二十六年。荒於禽色,尚巴志討滅之。

  --二傳,共五十六年。

  思紹:尚巴志之父。永樂四年,即位。尚巴志一統,輒奉父即位。

  尚巴志:思紹之子。當元延祐中,琉球國分為三。其後百有餘年,交攻七十餘戰。尚巴志即位而後,琉球國復為一統(永樂十四年丙申,山北亡;宣德四年己酉,山南亡)。在位十八年,壽六十八;正統四年,薨。

  尚忠:尚巴志第二子。在位五年,壽五十四;正統九年,薨。明英宗正統五年,賜尚姓。

  尚思達:尚忠子。在位五年,壽四十二:正統十四年,薨。

  尚金福:尚巴志第六子。在位四年,壽五十六;景泰四年,薨。

  尚泰久:尚金福第一子。在位七年,壽四十六;天順四年,薨。

  尚德:尚泰久第三子。在位九年,壽二十九;成化五年,薨。

  --七傳,共六十四年。

  尚圓:北夷伊平人--即葉壁山也;其先不可知也,或云義本後也。國人推之,即位。在位七年,壽六十二;成化十二年,薨。

  尚宣威:尚圓之弟。壽四十八;攝國事其年,薨。

  尚真:尚圓世子。在位五十年,壽六十二年;嘉靖五年,薨。

  尚清:尚真第五子。在位二十九年,壽五十九;嘉靖三十四年,薨。

  尚元:尚清第二子。在位十七年,壽四十五;隆慶六年,薨。

  尚永:尚元第二子。在位十六年,壽三十五。

  尚寧:尚真之孫;尚永無子,國人立之。在位三十二年,壽五十七;泰昌元年,薨。

  尚豐:尚永弟、尚元第八子;尚寧無子,國人立之。在位二十年,壽五十一;崇禎十三年,薨。

  尚賢:尚豐第三子。在位七年,壽二十三;順治四年,薨。

  尚質:尚賢之弟。在位二十一年,壽四十。

  尚貞:尚質子。在位四十一年,壽六十五;康熙四十八年,卒。

  尚益:尚貞嫡孫。康熙五十一年,王卒;立三年,未及請封。

  尚敬:尚益第一子。年十四歲;康熙五十二年,立。

  琉球地理

  琉球,始名流虯(「中山世鑑」云:『隋使朱寬見地形如虯龍浮水中,故名』)。「隋書」始見,則書「流求」;「宋史」因之。「元史」曰:『琉求,明洪武中改琉球國;在福州正東一千七百里』。又云:『自琉球姑米山至福州,二千四百里(船計,以六十里為一更)。

  琉球,北極出地二十六度二分三釐。

  「舊錄」「琉球周圍五、六千里」者,誤也。今十分考審定之,南北長,四百四十里;東西狹,無過數十里而已(以中國里數定之)。分為三省:中山為中頭省,屬府十六;山南為島窟省,屬府十二;山北為國頭省,屬府九。府名稱「間切」,附屬村頭稱「毋喇」。

  中山屬十六山南屬十二山北屬九(圖表,故省略,詳細內容請參見版面文件)

  首里:中山之都城。

  那霸:海門旁有巨石,當中流;名馬加。四圍皆鐵板沙,沙堅如鐵,其平如板;板面嵌空槎牙。沿海皆是。潮長,沙舟誤觸,無完者;故國人呼為金湯。

  佳楚嶽:國中有五嶽,佳楚嶮峻為第一。

  太平山:又名麻姑山。

  八重山:又名水北山。

  葉壁山:土名伊平屋島。

  硫黃山:又名黑島山,異鳥極多。置採硫黃戶四十家;其人為硫黃氣薰灼,目皆如羊,不精明。

  奇界:亦名鬼界;去中山九百里,為最遠之地。硫黃多有。

  大島:土名烏父世麻,自稱「小琉球」。

  琉球屬島三十六,水程南北三千里、東西六百里,遠近環列。遣黃帽官蒞治之,名「奉行官」;人稱之曰「親雲上」。

  圓覺寺:國王本宗香火之所在。

  辨才天女堂:即中國斗姥也。有圓鑑池,種蓮供之。

  天界寺:尚圓以來,皆葬於此。

  風候:風大而烈者為颶,又甚者為颱。颶則驟發,颱則有漸。颶或瞬發倏止,颱則連日夜或數日不止。大約正、二、三、四月為颶,五、六、七月為颱。船在洋中,遇颶猶可為,颱不可當矣。颱、颶始至,多帶雨;九降風(九月,北大風名),則無雨。

  土田:於九月、十月耕種,五月收穫訖。六月中,大颶屢作,海雨橫飛,果實皆落;歲以為常。非收穫早畢,必多拔禾之患。故其國秋耕冬種、春耘夏收者,一就雨澤之利、一避颱颶之害。經年溫燠,理宜兩熟;而六月後皆曠田不事者,以此。

  釆地:國相,釆地一府(或二府),祿六百石;紫金大夫,釆地一邑,祿五十石;秀才,俸一石。

  曆:天朝頒賜官曆。

  學:命紫金大夫程順則刻「聖諭十六條演義」數節,月吉講之。

  屋舍:去地必三、四尺,以避地濕。室中以席裹草,厚寸許;緣以青布。

  冠服:國王,側翅烏紗帽,盤金朱纓,龍頭金簪;蟒袍,帶用犀角白玉:皆如前明服制。

  官民帽:後十二層、前七層;糊紙為骨,帕蒙之:式如僧毘盧帽,中空,項絹。方幅覆髻之半。口互交,前簷著額處鱗次七層,後簷十二層,彩色。帽以下,紫最貴,黃次之,紅又次之;中又以花素為等別。青、綠帽為下。(圖表,故省略,詳細內容請參見版面文件)

  簪:金簪最貴,銀次之。婦女,以玳瑁為簪。

  片帽:以黑色絹為之,寒時家居帽。醫官、樂王及執王官茶灌之役剃髮如僧者戴之。

  官:自正一品至九品。

  儀從:國相開棍二人、刀二人、鎗二人、旗二人,共五十人;綠紬傘,板輿二人肩。

  取士:惟首里、泊、那霸、久米四村之人;其餘皆民戶。其略識國字為酋長,曰掟(土名「山巴歸」)。其次為保長,曰作事者(土名「山壁姑」):皆不升進。首里、泊、那霸三村子弟未仕,呼為子;子剃頭,陞筑登之--即登仕郎;授地,為筑登之親雲上:此為平民仕官之始。世官子弟,呼為里之子--言公子也,土名「察度奴示」。年少者為內使郎,名里之子;年過十五至十八,剃頂中髮,易小髻授地,為里之子親雲上:此為官家子弟入仕之始。久米村秀才升為副通事,升至紫金大夫--紫金大夫亦稱親方:此為久米子弟入仕之始。

  僧:國禁僧不得渡海入中國,惟至日本參學者有之。

  剃頂髮:前明琉球人皆不剃髮,至本朝始剃頂髮,留外髮一圍,綰小髻於頂之正中。剪脣上髭,令齊者間有之。

  國中惟三種人剃髮:為僧;一為醫官,名曰吾官正;一為王宮執茶役者,名曰宗叟,又名御茶湯。二種人皆趨役,無時櫛髮,恐稽時事,故皆使從徑省云。

  器皿:皆日本樣也。

  女集:女子為市(男子不市)。

  (圖表,故省略,詳細內容請參見版面文件)

  按日本寬永元年,為前明天啟二年,歲在戌;此日本舊錢也。其國少中國錢。

  字母:琉球字母四十有七,名「伊魯花」。自舜天為王時,始制之。或云即日本字母,或云中國人就省筆為之;按為日本書,無疑也。

  (圖表,故省略,詳細內容請參見版面文件)

  (圖表,故省略,詳細內容請參見版面文件)

  得中國書,多用鉤挑旁記,逐句倒讀;實字居上,虛字倒下,逆讀。語言亦然。四十七字,永有一字作二點,音媽。此別是一字,以聯屬諸音為記:共四十八字云。

  樂器:三絃二、提琴一(即用三絃,著引弓於上)。三弦槽柄,比中國短半尺許。笛一、小鑼一、鼓二。

  演劇:第一,為老人祝聖事(如日本難波);第二為鶴、龜二兒復父讎古事(如日本曾我兄弟復仇);第三為鐘魔事(與日本道成寺一般);第四,為天孫太平歌(如日本大躍,且有筋斗之般)。

  天妃靈應記

  天妃,莆田湄洲嶼林氏女也(云蔡氏,非也);父名願--宋初,都巡檢。妃生而神靈。自此屢著神異,常乘片蓆渡海;人咸稱為「通賢靈女」。一日,方織,忽據機瞑坐,顏色變異;蹴起問之,寤而泣曰:『父無恙,兄歿矣』!有頃,信至,父與兄渡海舟覆,若有挾之者,父得不溺;兄以槯,遂墮海死。雍熙四年,昇化於湄洲嶼(救父沒海身亡云者,非是)。時顯靈應,或示夢、示神燈,海舟護庇無數;土人相率祀之。世世封之:永樂中,封「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」,至今仍其封號。神靈昭著,於今轉赫。凡渡海者,必載「主」舟中(康熙年中,封天后。見「顯聖錄」)。

  冊封詔

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:朕恭膺天眷,統御萬邦;聲教誕敷,遐邇率俾。粵在荒服,悉溥仁恩;奕葉承祧,並加寵錫。爾琉球國地居炎徼,職列藩封;中山王世子曾孫尚敬屢使來朝,貢獻不懈。當閩疆反側、海寇陸梁之際,篤守臣節,恭順彌昭、克殫忠誠,深可嘉尚!茲以序當纘服,奏請嗣封。朕惟世系為家國之常經、爵命乃朝廷之鉅典,特遣正使翰林院檢討海寶、副使翰林院編修徐葆先齎詔往封為琉球國中山王。爾國臣僚以暨士庶尚輔爾王,慎修德政,益勵悃忱;翼戴天家,慶延宗祀:實惟爾海邦無疆之休。故茲詔示,咸使聞知。

  康熙五十七年八月□□日。堅橫共三寸三分宛(圖表,故省略,詳細內容請參見版面文件)

  順治十年,國王尚質來繳前朝故印,請封重給。康熙元年,冊使始至國,賜王此印;印文六字「琉球國王之印」,左滿、右篆,不稱「中山」。

  中山王謝恩表

 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敬誠懽誠忭、稽首頓首,謹奉表上言:伏以聖武弘昭,特重內屏之任;皇文丕振,復膺外翰之權。隆體統於藩臣,安內而兼攘外;煥規模於舊例,緯武即是經文。拜命增虔,撫躬益勵。恭惟皇帝陛下,道隆堯、舜,德邁湯、文。統六合而垂衣,教仁必先教孝;開九重以典禮,作君又兼作師。臣敬世守藩疆,代供貢職。荷龍章之遠錫,鮫島生輝;沐鳳詔之追揚,丹楹增色。對天使而九叩,望象闕以三呼。謹遣陪臣臣向龍翼、程順則等虔齎土物,聊表芹私;伏願乾行不息,澤霈彌崇。統王會以開國,合車書者千八百國;占天時而應律,驗禎祥於三十六風:將見文麟獻瑞,彩鳳來儀矣。臣敬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!謹奉表稱謝以聞。

  康熙五十八年十一月□□日,琉球國中山王臣尚敬謹上表。

  書後

  一、我國寶永七年,新王即位。其冬,琉球王尚貞使美里王子、豐見城王子來聘為賀;官命新井筑後守君美究其國王之先。兩使以譯而對,於是始知其王為我國鎮西八郎源為朝之後。世所傳為朝自殺於伊豆者,狩野介以假為真也。蓋為朝以為官征弗可,乃泛至琉球,雄略之所致,遂為其國祖,昭昭矣。此書所云按司朝公者,為朝也;舜天者,為朝子也(舜天三傳至義本,衰;復至尚圓,興:乃世世相承也。尚圓者,義本後也)。

  一、琉球兩屬於大清與我也,奉書於我,則稱「松平薩摩守內中山王某」,呈之閣老,而後達於殿下--所謂「披露狀」也(某,書用日本俗字)。蓋於大清也,達表皇帝,猶臣也;於日本也,一憑薩守,此陪臣矣。乃國小民弱之故,可憫也!義樹識。

  安永丙申二月七日傳寫清風館,中山彝士訓藏。